淮北市委编办坚持“有序使用、留有空间、保障重点、有保有压”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严控用编总量,坚持动态平衡,强化监督检查,切实发挥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的作用。
精准用编“控总量”。分析测算。提取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相关数据,分析测算各部门领导配备、年龄结构、空编率等情况,精准制定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用编审核原则,提高用编决策的精准性。严格审核。坚持以总量控制为首要原则,以优化队伍结构为重点,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合理配置编制资源。严禁以任何形式超编进人,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空编单位“先批再进”,确保不产生新的超编问题。部门联动。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联动,形成用编联审、信息共享、协调配合、相互监督、各负其责的工作联动机制,不断形成工作合力,在编制总量内合理控制用编进人。
精准管理“盘存量”。开展试点评估。按照“精准供给+优化配置”的思路,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试点工作,精准测算编制效益、评价工作成效,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有效提升。创新管理方式。充分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做到机构编制数据动态更新、有效统计、实时分析,为编制资源精准投放、科学配置提供数据支撑。盘活编制资源。近年来,我市通过“九步法”盘活,撤并整合“小散弱”事业单位,有效盘活长期闲置的事业编制,投放到高层次人才、党政储备人才、公办幼儿园、开发园区、招商等领域,进一步提升编制使用效益。
精准发力“强督查”。注重政策宣传。将《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纳入市委党校学习专题课程,赴县区宣传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定期举办全市机构编制业务培训班及实名制系统专题培训,持续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强化机构编制纪律意识。规范用编流程。制定《机构编制工作流程(试行)》,明确用编办理科室、申报材料、具体流程、办理时限等,绘制工作流程图,提升编制使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开展监督检查。将机构编制纳入市委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参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效预防超编进人等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