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是党和政府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为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着力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效能,如东县委编办提前着手、提前谋划,扎实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储备工作,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路径。
一是学习领会达成“思想共识”,确保改革方向“明”。组织编办系统人员深入学习文件精神,切实把握改革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认清改革的总体路径和工作思路。召开编委会和编办主任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事业单位改革准备工作,明确改革前有关摸排调研、分类试点等阶段性任务单和时间表,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奠定扎实基础。
二是摸底调研生成“一家一策”,确保改革底账“清”。抽调素质高、业务精的工作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事业单位改革专题调研。在重点部门单位“家家访、家家到”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思维,详细梳理涉改事业机构公益服务职能、在编人员基础数据,建立机构编制人员信息数据库。通过分析职能事项、结合科室职责,科学分析机构职责和人员岗位,全面摸清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职能运转情况,形成公益类事业单位基础资料库,同步优化调整“一家一策”。
三是领域试点形成“改革样板”,确保改革措施“实”。分别在直属事业单位、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和民生领域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试点。突出党校姓党原则,结合县情实际规范调整党校设置,重新制定党校“三定”,进一步明晰党校职能新定位。在医疗保险经办等职能划转基础上,同步优化调整县医保局下属事业单位医保中心机构设置,进一步形成上下层级对应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组织体系。持续推进“小散弱”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撤销县民政局职能弱化的事业单位县民政福利企业办公室,优化民政领域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强化社会福利事业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