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巩固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成果,着力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加强人员管理,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委编办采取“4个+”,扎实推进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组织领导+联动机制”,搭建“高规格”架构。高唐县委编办根据上级要求,立足高唐实际,及时召开主任办公会对核查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制定并印发了核查工作方案,明确总体要求、核查范围、内容和时间,规范方法步骤和操作流程,为核查顺利开展提供基本遵循。从相关科室抽调素质高、业务精的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各部门、单位也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核查工作,为核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会同组织、财政、人社部门召开联席会,建立机构编制核查协调配合机制,对成员单位主要核查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核查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协调联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切实保障核查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单位自查+内部监督”,提报“高质量”数据。单位自查是核查实施阶段的首个环节,各部门、单位按照“四清”要求,组织本部门(单位)和所属单位对照机构编制审批文件、干部人事档案、工资发放人员名册、参保信息和预决算数据等资料,理清基础管理档案,并将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与相关基础资料逐项核对,全面梳理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情况,规范基础管理档案,做到内容不缺、不重、不漏,历史资料有据可查,基础数据翔实准确。各部门、单位在完成自查工作的基础上,在内部以适当方式公示非涉密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情况,保障机构编制信息准确真实。
三、“数据审核+实地核实”,开展“高水平”核查。高唐县委编办会同组织、财政、人社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核查信息进行联合审核,通过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与公务员管理数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数据、社会参保数据和部门预决算数据的比对校验,进行数据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反馈到各部门、单位,督促做好对审核发现问题的自查自纠。同时,按照不低于核查单位总数30%的比例,采取集中对账、现场查验等方式进行实地核查,重点检查“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情况,进一步确保数据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
四、“健全机制+成果运用”,实现“高标准”管理。对核查过程发现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建立台账,制定措施,逐条逐项对账“销号”解决。针对核查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在健全科学高效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坚决堵住管理漏洞,强化刚性约束,维护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通过此次核查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核查与统计、实名制数据报送、机构编制重要事项报告、机关事业单位履职评估等工作的统筹,加大数据共用共享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并将核查结果作为今后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干部人事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管理提供数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