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成效提升,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委编办紧密结合实际,以推动执法重心下移、优化执法力量配置、完善执法协作配合机制为重点,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新路径,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执法新体制。
一、突出四个到位,打好综合执法“基础桩”。一是突出职责整合到位,科学界定综合执法范围。将涉及城管、住建、环保等10个领域的全部或部分执法职责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明确了综合执法领域727项行政处罚权和12项行政强制权。二是突出机构人员到位,组建统一执法机构。将全县18支执法队伍整合为8支,全面完成执法队伍整合工作。三是突出执法力量下沉到位,提升基层执法效能。向8个乡镇(街道)派驻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与各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办公室开展联合执法,县综合行政执法局95%以上人员以派驻执法的形式下沉基层。四是突出县乡职责明晰到位,实现执法队伍“县属乡镇(街道)管乡镇(街道)用”。根据县乡政府事权,明确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职责划分,与“属地管理”工作相衔接,打通基层执法“最后一公里”。
二、强化协调配合,厘清综合执法“管罚界”。一是明确监管主体,确定监管责任划定原则。细化界定监管边界,形成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参与、互为补充、各有侧重的双重监管格局。二是明晰界定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研究制定了《关于利津县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的意见》、《关于印发利津县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分工(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厘清了9个领域739条事项,明晰了综合执法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间的责任划分。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凝聚执法合力。创新开展“721”工作法,即:力争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建立完善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执法联动制度等5项工作制度,实现执法信息“互通有无”,构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的执法监管新体系。
三、聚焦信息化平台建设,锻造综合执法“智慧键”。一是建立利津县智慧执法平台系统。充分运用智慧执法平台,集成各类执法问题来源,提升了信息整合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广泛性,打破部门“信息孤岛”,促进互联互通。二是精准分析研判。平台指挥中心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研判社会治理的“痛点”,进行精准“点穴”,提高了执法的精准度和预见性。三是平台指挥中心根据职责分工,对需要条块联动执法的事项双向派单。“主送牵头部门、抄送配合部门”协调联动,推动执法工作从“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
四、多点强效发力,形成综合执法“制度链”。一是推行随机抽查制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制定并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进行随机抽查,真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行政执法公正性和透明度。二是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有效使用综合行政执法文书,同步保存好纸质文书和电子文书。借助执法记录仪、音像记录设备等,对执法全过程进行音像记录,逐步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三是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综合行政执法局设立内设机构法制室,配备专门法制审核人员,全面系统地规范法制审核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