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委编办持续将机构编制纳入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聚焦机构运行、编制效益、改革成效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巡察+评估”模式,发现和解决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推动专项检查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机构运行。优化专项检查指标,将机关事业单位整体运行情况纳入专项检查范围,改变原来只看单位“前后”历史沿革的做法,更加注重从“内外”协作上全面检查机构整体运行情况。一方面检查单位与上级、下级业务对口部门职能协同情况,查看职能是否“上下联动”基本一致;另一方面检查单位与同级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情况,查看职能是否“左右协同”运转顺畅。通过对单位机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机构运行中存在的职责弱化、交叉等问题,实现机构职能更加优化协同高效。
聚焦编制效益。完善专项检查方式,将检查内容从落实编制使用要求向提升编制使用效益转变,改变原来只看编制使用是否存在“未批先用、超编进人”问题,转向查看编制资源统筹效果、内部挖潜成效。一方面检查“编内+编外”人员总量和专业结构,查看人员整体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另一方面检查新招录(聘)人员是否符合岗位要求,专业素质是否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等,查看编制局部效益是否运用到位。通过全面检查编制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编制使用效益不高、人岗不相适和“忙闲不均”等问题,实现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聚焦改革成效。细化专项检查内容,将检查内容从改革“面”上工作推进情况到“点”上落地生效情况转变,改变原来只看改革要求是否落实到位,转向查看改革是否取得预期成效。一方面检查机构挂牌运转、人员转隶情况,查看机构名称与改革批复文件是否一致,转隶人员关系是否划转到位、岗位是否安排到位、业务是否开展到位;另一方面检查改革后机构运转情况,查看职责体系是否科学完备,机构设置是否精简高效,业务开展是否无缝衔接。通过改革“回头看”,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改革落实不彻底、不到位,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实现改革成果转化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